#全福游、有全福##这才是国风#
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代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人文荟萃,有“海滨邹鲁”之称,民间信仰文化丰富,被称为“泉南佛国”。
如果你从泉州的街头走过,你会看到一座座庄严古朴的寺庙,开元寺、承天寺、天后宫、清真寺和关帝庙等等。
虽历经千百年的风雨,这些神庙依然矗立在泉州街头,见证了泉州古城的历史变迁,成为泉州人最值得骄傲的文化名胜古迹。
而泉州庙宇之多,建筑之华丽壮观,香火之盛,都让人印象深刻。到了泉州的第三天,我们去了关帝庙。
泉州通淮关岳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000多年历史,是关公信仰六大祖庙之一,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长期以来香火兴盛,民间信徒众多。
泉州是民间信仰最集中的地方,有道教、儒教,民间信仰接近儒教。儒教的神很多,也就是多神信仰。
闽南在水域边,很多闽南人到四大洲五大洋。明郑和下西洋,几次在泉州起船,所以最早泉州神为海神。明太祖朱元璋信服关羽,下令泉州七个城门要建七座关帝庙。
当时泉州刚经历改朝换代,经济不发达,要建一座庙不是很有能力,就将这间水神庙换作关帝庙。这样,从明初到现在已有600年的历史。
600年来,泉州七个城门的这七个关帝庙香火兴盛。由于当地人非常信仰关帝,除了这七座庙外,各处街道都建了一些小庙宇。到了清末,泉州城服侍关帝的庙宇达到了100多座。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今仅剩下了几座,而香火最盛的依然是这座通淮庙。
关帝庙
上面的木雕非常精致
庙宇上的雕塑也非常精彩,栩栩如生。
房梁上精美的彩绘;
子龙救主
过五关斩六将
千里走单骑
石雕
三国故事石雕;桃园结义
仔细看这些石雕,犹如再看一遍三国故事
在很多人心目中,关公是神通广大、有求必应的神明。
因此,不论是婚姻、生意、疾病、求职,他们都要到关帝庙抽签,希望得到指点,以求心理上获得安慰,而签诗就成了人们与神明沟通的方法。
与其它寺庙相比,关帝庙的这部签诗文字更文雅,内容更丰富,这无疑也吸引了更多的信徒.
宋元以来,泉州当地商业贸易盛行,传统商业文化强调经营者要具有"守信用、重承诺"的美德,而关公形象则成了这种美德的代表,被奉为商业的保护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武财神"。凡作生意的人,都要到庙里来求财祈福,并捐一些香火钱。
心想事成
万事顺利
平平安安
祈福
近年来,泉州经济飞速发展,晋江、石狮等县市经商致富的人常到通淮关帝庙来烧香捐钱。而关帝庙也将这些香火钱的一大部分拿出来作善事,救灾办学。
听说关帝庙夜晚很美,所以我们吃完晚饭,又去拍了关帝庙夜景。七点多去的,天才刚刚黑下来,所以天空是深蓝色的,整个画面非常美。
现存庙宇为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1986年至1990年再次进行全面整修。庙座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义庙三座并排的庙宇组成,均为三进,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
民国三年(1914年)大规模重修时,将三义庙前殿退后同主殿的前殿并列,使三座神庙连成一体,形成结构对称,庙形壮观的建筑群。
修复后的殿宇,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其间配有花鸟走兽,体现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
通淮关岳庙历来是泉州官绅祭祀武圣专庙,是泉南著名古迹和道教庙宇,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驰名海内外,分别遍及台、港、澳和东南亚。
如果你到福建旅游,请不要错过泉州,泉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个来了还想来的地方。
我是“老妈爱厨房”,我喜欢美食,喜欢旅游,喜欢摄影。
期待与你的交流,期待你的关注,转发,谢谢!
图片原创,抄袭必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