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以下几种情况:
有的人被上司批评后因此一蹶不振,并连带着当天的其他工作都做不好;有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解决不了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人被批评后,觉得太丢脸人,因此一怒之下便放弃了这件事情。
但这种\”一经批评,就一蹶不振\”的情况对于很多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是非常普遍的。很多人刚从高中的象牙塔里走出来,还不能从学校里的\”天之骄子\”适应到大学中的普通学生。不仅如此,很多在大学读了了几年书的人也会因为受到各种挫折后,怀疑自己。
但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真的合适吗?
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其实一句话概括,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遇到困难就影响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放弃自己。甚至不应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冲动的做任何决定。
道理我们都懂,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会情不自禁的陷进这个\”情绪陷阱\”?为什么还会忍不住怀疑自己,觉得自己没能力呢?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正确的思维和方法是什么呢?这就要了解\”挫折复原力\”了。因此,本文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
挫折复原力是什么?挫折复原力的五要素有哪些呢?为什么我们需要挫折复原力?挫折复原力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锻炼挫折复原力呢?
挫折复原力是什么?挫折复原力的五要素有哪些呢?
在传统的思维中,我们都认为
一个优秀的人是不会犯错的。
按照这个逻辑,每个人都是不能犯错的。但,可能吗?我们都是人,人无完人。因此,我们都会遇到挫折。
为了更好的理解挫折复原力,我们先来看一个个例:
德国篮球教练德克·鲍尔曼(Dirk Bauermann)曾在2011年接受《南德意志报》的采访时说过:心态对一场比赛胜负的决定作用至少占到了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德克·维尔纳·诺维茨基(Dirk Nowitzki)率领球队夺得NBA冠军时也在采访中曾清楚地讲明了这个道理。还记得,诺维茨基在七回合总决赛最后一场开始时表现得很不理想,记者在采访当时德国队的主教练鲍尔曼时向他提问,在这场关键的比赛中,诺维茨基给他留下较深的印象是什么?鲍尔曼回答说:\”是诺维茨基强大的心理素质让他在经历了上半场球赛低落的表现之后耐心地等待,最终找回了自己的节奏。这并不容易,诺维茨基很沉稳,在如此强压下这绝对是了不起的能力。\”
在这场比赛中,诺维茨基就是一个拥有良好的\”挫折复原力\”的优秀球员。所以,总结来说,挫折复原力就是:
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耐心的调整自己的情绪,最终回到自己平时的节奏。
为了进一步了解挫折复原力,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挫折复原力的五个要素是什么:
情绪掌控力冲动控制力原因分析力同理心目标明确性
① 情绪掌控力:掌控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什么是情绪掌控力呢?
情绪掌控力是克制自己的情感,最终会找到缺口释放出来。
但这并不是让你压抑自己的情感。压抑自己的情感会让你在克制不住的时候爆发,而掌控情绪则是让你在有选择的时候把情绪释放出来。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比如,孩子不停地哭闹,那么父母就整夜不得安眠;电话服务中心的员工,总是要应对那些对服务不满意的顾客来电抱怨,每天早晨他都伴着闹铃声起床,然而却提不起兴趣去上班。
生活中各种情况总会让我们崩溃、想发火。可是,这时候我们总会克制住自己的脾气。但你会发现拥有挫折复原力的人也有着强大的情绪掌控力,因为这些人在生活中有极大地想要让自己幸福快乐的意愿。
当他们在遭遇某种情况时,他们会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从而改善自己的情绪。他们非常明白,快乐与幸福感也是一种情绪。
② 冲动控制力:集中注意力,过好\”自律\”的人生
很多人都会以为冲动控制力和情绪控制力是同一样东西,因为都是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不是的。冲动控制力可以简单概括成\”自律\”
因为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对于集中注意力非常在行,他们能专注于完成一个任务,并且永远不会因为其他的事情、想法或者人而分心。另外,他们还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达成一个圆满的结果,从而使自己感到满意或者自豪。
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决赛,法国国家队对战意大利国家队。法国名将齐内丁·齐达内(Zinédine Zidane)因被对手马尔科·马特拉齐(Materazzi)恶语侮辱,不仅回骂还用光头顶撞了马特拉齐的胸部。显然,齐达内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冲动。
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他这样的行为表现让自己完全偏离了原本计划的胜利目标,他本应以这场决赛的胜利给自己的足球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
也许你是赞成他的这种行为,\”做得对!终于有个人敢不受窝囊气!\”事实上你自己也希望能那样洒脱一回,但是现实中的你,总是不得已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可是许多职业运动员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则是,没有一位运动员对于这种行为表示理解。许多人表示:\”我也许会在更衣室对他发火,但在赛场上不会,因为那样的话我们也许因此输了比赛,齐达内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在这个例子中,齐达内并不只是想着得分了,他已经偏离了\”胜利\”这个最终目标。他因为别人顶撞他而生气,这就是没有挫折复原力的人。
③ 原因分析力:找到让你受挫折的真正原因,并尽快改变
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比如:你会因为新来的上司对你印象不好而闷闷不乐,或者因为你做的文案让同事不满意,而心生烦闷。
从原因分析力这个角度来说,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可以从两个方面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首先,他们会花时间彻底分析自己所处的处境;
其次,他们能寻找到自己状态消极的正确原因,然后很自然的,他们采取正确的措施,令自己摆正心态。
在你看来,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能更助人事业有成,并且获得更持久的愉悦感呢?
④ 同理心:转换角度,重新看待这件事情
什么是同理心呢?
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他的著作《情商》(Emotionale Intelligenz)中形容:同理心指的是,我们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想法或者感受的能力。
40分钟前,一架A380客机在德国机场降落了,然而,将近一百位乘客的行李因为起飞点机场的过失,没有被一起运输过来。此时,这些行李正处于悉尼。两位汉莎航空的员工忙得焦头烂额。
庆幸的是,许多乘客都以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接受了这个消息,他们也知道,他们改变不了这种情况。
但是也有一些乘客失去了控制,因为他们第二天有重要的商务会议要开,或者,四天之后新娘即将在美国举办婚礼,但是婚纱却落在了悉尼。
员工甲此时正在向新娘解释。员工甲非常能理解新娘此时的心情,但新娘还是劈头盖脸地将员工甲骂了一顿。当新娘正要继续对员工甲破口大骂时,员工甲又一次以平静的方式强调了她非常理解新娘的愤怒,即使如此,她也不能接受新娘一直将怒火发泄在她身上了。
员工乙,则是负责向愤怒的新郎解释发生的情况。然而员工乙却完全不能理解新郎的谩骂。\”我也是人啊\”,\”我也不能做什么啊\”,\”这份工作真是可怕\”,这些想法在员工乙的脑海中出现。最后,她坐不住了并且骂了回去,就像那位新郎之前对她所做的。她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她自己都控制不了。
你看,如果员工乙有挫折复原力,她便会理解新郎的着急。同理心可以帮助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也会帮助我们抑制这些情绪不发展到需要去克制的程度。
同理心会让我们将这种情况视作挑战,并且用清醒的头脑做出反应。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可以运用这种能力,对艰难处境做出良好的控制。
⑤ 目标明确性:认准自己的目标,努力实现它
目标明确性出自:莱维奇和莎特的《适应力因素》书中所提到的\”Reaching-Out\”这个概念。
乔布斯有一段时间被自己的苹果公司辞退过。在那个时候,他已经赚了足够多的钱,多到他可以过几百几千次\”幸福\”的人生。但是在那种情况下他还是没有停止工作,而是收购了一家名叫皮克斯(Pixar)的小公司,并且在短时间内令其发展壮大,几年后迪士尼公司以几十亿美元将其收购。
在乔布斯大获成功之后,他回归了正在走下坡路的老东家苹果公司,并且研发了新的产品,如iPod和iPhone,这使苹果公司从一家陷入经营困局的电脑生产商成为全球知名的大公司。这正是目标明确性的最好体现。
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并不是那些永远都在原地忙碌,从不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满意的人。这类人所有的工作活动和不知疲倦都是为了向周围的人,最重要是向自己证明,他们并不是像自己觉得的那般渺小和无能。
而挫折复原力较强的人士非常注重目标的明确性,当他们建立目标、学习新的东西,并且将所学运用到新的领域并将其拓展时,他们会觉得非常的快乐。
为什么我们需要挫折复原力?挫折复原力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挫折复原力呢?我认为有这两个方面的原因:
① 挫折复原力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提到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我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的心理需求层次金字塔。但克劳斯·格拉维(Klaus Grawe)在他2004年出版的《神经心理治疗》(Neuropsychotherapy)一书中提出的他的心理学五种基本需求,它们是:
* 趋乐避苦的需求
* 建立人际关系纽带的需求
* 自我价值提升的需求
* 导向需求和控制需求
* 对一致性的需求
有专门的数据研究表明,挫折复原力指数较高的人和其他人相比更加快乐、心理更加健康、更加从容镇定,也更加成功。这些不仅仅会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在平常生活中也是一样。
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通过满足基本心理需求来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当基本心理需求受到侵害从而产生负面的情绪感受时,他们会采取正确的方法使自己重新恢复良好状态。
② 挫折复原力是成功者都具备的隐藏要素
在谈论挫折复原力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成功\”:
语源学词典时对\”成功\”这个词条的解释就是:关于一个有目的性的行为或者一件事(所追求)的结果。也就是说,通常来讲这个概念描述的是一个动作完成时预期达到的结果。
下面我们举个具体例子来说明:
德国国家足球队运动员托马斯·穆勒(Thomas Müller),就是一个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典型人物。在《法兰克福汇报》2010年12月刊登的一次采访中,穆勒被记者问及他的强项是什么时,他回答说:\”身为一名职业球员,整场比赛从第一分钟到最后第九十分钟我都拼尽全力……我最大的强项就是只要没取得胜利,我就不会放弃。我会一直尝试,就算我要射门十五次,但只要有一次成功,那比分就会锁定在1∶0。\”
毫无疑问,托马斯·穆勒的速度与球技都是一流的,但他并没有将其视作他最大的强项。他认为,他不会在挫折面前失去战斗的勇气,并且一直寻找机会突破的能力才是他最大的强项,这也就是所谓的挫折复原力。
在2010年世界杯上,穆勒虽然还是一名年轻的、未谙世事的国家队球员,但最终抱得了世界杯金靴奖。
可见,拥有强大的挫折复原力,是每一个成功者都需要的一个心态。这个心态可以让你在挫折中越挫越勇,直至成功。
可见,拥有强大的挫折复原力可以让我们拥有成功者的隐藏素质,使我们在离成功者的路上更进一步。同时,也可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让我们有一个更积极状态来面对生活中或者职场中的困难。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锻炼在生活中的挫折复原力呢?其实做到这三个方法就可以了:
· 避开思维陷阱
· 运用ABC模型塑造观念
· 发现事物的正面性
①避开思维陷阱:绕开情绪冰山
有一天晚上,你已经因加班过度而感到疲劳,而你深爱的那个他/她要求你多关心一下孩子,这时你也许会控制不住地对爱侣大喊:\”你既不尊重我,也不尊重我的工作,还不尊重我为我们和家庭所做的一切!\”
你看,这就说明:要么是你完全工作过劳了,要么是你与一座冰山相撞了,这座冰山名为\”所有人都必须尊重我和我的工作\”,也就是源于\”自我价值提升\”需求的冰山。
这和以前描述的\”思维方式\”没什么不同。具体来说它意味着,这些思维陷阱是个体性格的构成部分,有时它们显得很愚蠢,或者说得好听一点,它们有时让我们有错误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是可以通过持续的训练来淡化它们。最后让你避开思维和情绪的陷阱,掌握良好的挫折复原力。
②塑造观念:运用ABC模型改造你的思想
什么是ABC模型呢?
简单来说,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A(Activating Event)代表引发个体反应的情境;B(Belief Systems)代表我们对情境的阐释,即信念系统;C(Consequences)代表由该情境产生的结果。
那具体怎么运用ABC模型呢?
第一,找出哪些情况总是会导致负面情绪(A:引发个体反应的情境,Activating Event);
第二,找出在这些情况下你会产生何种情绪(C:结果,Consequences);
第三,找出哪些态度导致你总是会有这类感受(B:信念系统,BeIief System);
第四,找出这一情境下,你更希望自己有哪种情绪(E:效果,Effect)。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四个步骤,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爱比克泰德(Epiktet)(50——125年)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他学术事业的\”成功\”是在经历了很多艰难之后,因为最初他是以奴隶的身份来到罗马,而后被爱帕夫罗迪德(Epaphroditos)收留。爱比克泰德这个名字本是主人对他的称谓,意思是\”新得来的奴隶\”。试想一下,如果你每天听到\”嘿,新买来的奴隶,你过来一下\”,你的感受会是如何?
在做奴隶时他就在斯多葛派(Stoiker)的鲁佛斯(Gaius Musonius Rufus)那里学习哲学,在被释放之后,他成为斯多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哲学流派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如果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环境,那我们就应该平静地承受它。这和前面章节中我们提到的有关\”检查自己的影响力\”所描述的并没什么不同。
此外,他的学说还传递给我们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说法:\”影响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看待这些事物的眼光(角度)。\”
因此,我们在没办法改变外部环境的时候,应该改变自己的思想。
③ 发现事物的正面性:每件事情都有两面,关注正面信息,远离负面信息
挫折复原力并不是让你保持乐观,而是让你在困难和绝境中发现事情的正面消息。
德国前总理——也是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就属于这种性格的人。他的后半生得意于战后西德政坛,而童年和青年时期却备受战争、战败、贫穷以及纳粹的迫害。
在经历过人生的坎坷与磨难后,勃兰特总理晚年曾说过一句激励人心的名言:\”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只要不绝望,这世间就几乎不存在绝望的处境。\”
总之,在如今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下,挫折复原力已经是我们人人必须的必需品。其实,挫折复原力并不是让我们忽视痛苦、无视挫折。而是,让我们在挫折中获取前行的力量,让我们在生活中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生活。
最后总结一下全文:
在生活中,挫折、痛苦、磨难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从挫折中走出来。虽然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很多,但我今天要强调的是:如何通过挫折复原力来走出挫折。挫折复原力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避免痛苦。挫折复原力不仅教在挫折中吸取力量,走出挫折,更是一种让我们\”防患于未然\”,避开挫折的思维。
那么,怎么样锻炼自己的挫折复原力。我在本文第三部分讲了三个方法:第一,我们应该通过避开思维陷阱;第二,运用ABC模型塑造新的观念,第三,遇到困难,用正能量的角度,发现困难的正面信息。这样会让我们拥有成功的人生。
相关参考书籍:
1. 《挫折复原力》,丹尼斯·穆兰纳著
2. 《神经心理治疗》,克劳斯·格拉维著
3. 《情商》,丹尼尔·戈尔曼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