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小吃到大的康师傅居然在山寨!这期节目我将带你深扒,康师傅大战统一的内幕,为什么康师傅一直在山寨统一却总能得手?为统一直在创新,却总是输给康师傅?创新到底是企业成功的利器还是陷阱?
1991年,从内蒙古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上,已经赔了快4000万人民币的中国台湾青年魏应行十分沮丧。在刚刚过去的三年,他们魏家先后在内地开办了四家工厂,但无一例外全部失败。谁说大陆人傻?谁说大陆的钱好赚?眼看祖上的家底马上就要赔光,他是越想越难受,越想肚子越饿,于是就泡了一碗从台湾省带来的方便面。结果没想到直接吸引来整个车厢的围观。
在此之前,咱们国人吃的都是什么方面?是不是华丰三鲜、老北京和六丁目?这些方案面有共同特点,那一块面饼配一包干调料,泡出来的面,那是清汤寡水。哪能跟这种带肉酱的方便面相提并论,结果不用说,所有人都在问,到哪才能买到么香的方便面呢?到哪去买呢?难道真的要跑到台湾省吗?眼光毒辣的魏应行立马就看出里面的赚钱机会。此时的他绝对想不到就一碗面。将会使他们魏家成为未来台湾省的首富,远在台湾省的统一更不会想到仅仅是比康师傅晚到大陆15天。居然让他们花了30多年的时间去追赶。
为了摸清内地消费者的口味,魏家四兄弟光是方便面就准备了几十种口味。邀请了大量消费者免费试吃,结果出乎意料,最受内地消费者喜欢的居然是红烧牛肉味,要知道在台湾省最畅销的那是鲜虾味方便面。他们原本计划生产的也是鲜虾味,千万不要小看试吃结果。不过三年后,当统一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来大陆建厂,最让他们后悔的就是鲜虾味方便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早在康师傅成立之前,统一是台湾省的方便面大王,可当他们进入内地时,却犯了致命错误。他们想当然的以为台湾省最受欢迎的鲜虾味方便面,大陆消费者也会喜欢。可他们忘了件事,中国太大了,四川人和广东人口味都不相同,又怎么会和台湾同胞的口味相同呢?如果说决策第一步的失误,导致统一失去了先发优势,那么接下来他们采取的“以货试市”的战略路线则是把大陆市场直接白送给了康师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统一发现大陆消费者不喜欢鲜虾面时。接下来,他们就把在台湾省销量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方案面同时推向市场,结果不用想,反响依旧平平。统一集团之后,才发现两岸同胞的口味存在重大差异,于是就赶紧进行口味大众化的专项研究。可此时内地方面老大的位置早就被康师傅给占领了,更让统一想不到的是一战就是30多年。
康师傅红烧牛肉面里到底有没有牛肉呢?这是个玄学问题,看看红烧牛肉面酱包的制作流程。首先,要把牛肉搅碎成泥,加入各种调料把牛肉煮化,最后用蒸发法浓缩,就制成了一包包的牛肉酱。可别小看一包肉酱,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鸡肉和猪肉都是稀罕东西,牛肉更是不得了。如果谁家的方便面里敢有牛肉酱,必然会把那些只是添加了盐,味精,胡椒粉之类的普通方便面打的那是屁滚尿流。如果说精挑细选的红烧牛肉味,为康师傅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包装上了的用心良苦,则是让康师傅上来就成了王者。
有多少人第一次是被红烧牛肉面里面的三个调料包给震惊到了?当别人家的方便面里只有粉包来应付消费者时,康师傅上来就给了你三包,蔬菜包,粉包,还有肉酱包,好高大上。这种感觉就好比你还在用着诺基亚,自我感觉良好时,结果突然有人往你手里塞iphone13 pro max,你说消费者能不被征服吗?结果不用说,康师傅一下子就火了,订单一下子排到了三个月以后。康师傅天津工厂仓库的门口每天都排满了拉货的车。此时的魏氏兄弟再一次展现了他们在商业上的天赋。他们从台湾省进口方面生产线先赊账,国内的经销商不是急着订货吗?先交钱。就这样康师傅上下游两头吃。利用资金周转的空档期,拿着经销商的钱疯狂砸广告。1992年年底,康师傅的广告支出高达上千万。
要知道,当时央视全年的广告收入也才一个亿。凭借铺天盖地的广告,加上颠覆性的红烧牛肉味,以及远低于进口方面的价格,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在国内的销量直接爆炸。数据显示,巅峰时期,在红烧牛肉面单品上,康师傅的市场量率一度高达98%,名副其实的方便面大王,全球营销大师特劳特曾在《定位?这本书中讲过品牌就是品类,当品牌能够代表某品类的时候。它就能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独一无二的位置,他的生意就能做到最大,比如红牛开创了运动功能性饮料,可口可乐创造了可乐,而康师傅,则是开创了酱包方便面的新时代。
放眼全球,直到今天,全球其他国家的主流方便面依旧是粉包系的天下,而康师傅则是凭借一己之力,开创了酱包方便面的新时代,就在康师傅大赚特赚的时候,统一看不下去了。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灭康计划”开始行动。
为了打败康师傅,统一这次干脆开辟新的战场。你康师傅不是方便面大王吗?我就不信在饮料上你还能再创辉煌,1995年6月,统一率先研发出统一冰工茶,产品一经推出,就收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原本希望在饮料上搬回一局的统一,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仅仅过了一年,康师傅就推出了康师傅冰红茶,凭借从方便面那里积累下来的销售渠道,康师傅忘了他是在山寨,居然邀请当红明星任贤齐来代言,配上贤哥那句经典的广告词:“康师傅冰红茶,冰力十足,夏日最爱。”没想到居然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一直以为统一冰红茶是在山寨康师傅冰红茶,眼看冰红茶被康师傅越做越大,统一有苦说不出。行吧,既然冰红茶被你做成了,那我干脆继续研发新品。1998年,统一推出统一绿茶,一年后,康师傅推出了康师傅绿茶。2001年,统一推出了统一鲜橙多,一年后康师傅推出了康树鲜果橙。至此,统一算是明白了,凡是统一研发的新品,只要敢卖的不错,康师傅立马就会山寨出一模一样的。凭借康师傅在国内广阔的销售渠道,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再加上更加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最后卖的肯定比统一还好。
表面看,康师傅在山寨,让人唾弃,统一一直在创新,令人钦佩。但你看不到的是,两家公司都在做着最正确的选择,站在康师傅的立场,康师傅多年来为什么能稳坐中国方便面市场的头把交椅呢?是靠口味吗?是靠广告吗?都不是。背后的关键,那是因为康师傅在全国拥有100多家工厂,36837家经销商以及118359家执行零售商,这样强大的生产及销售体系,像是毛细血管一样覆盖了全国,一旦有新品发布,康师傅能在两周之内完成新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分销,从城市到乡镇,从超市再到小卖部。
反观统一它的工厂数量只有康师傅的1/3,销售网点更是少的可怜。导致统一永远只能在地级市做生意。表面看,康师傅的生意模式,无坚不摧,最多的工厂,最广阔的销售渠道,但你看不到的是康师傅最大的优势,也恰恰是他的劣势。对康师傅来说,如果存在产品非常畅销,凭借它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全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强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可如果产品滞销呢?100多家工厂,1瞬间就会成为自己的负担。所以康师傅看似在山寨统一,其实是为了确保新品尽可能的畅销,否则就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
反观统一,无论是工厂数量还是渠道网点都被康师傅完爆。统一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可能翻盘,否则任何产品只要被康师傅抄去,等待统一的只有失败。看看2008年统一研发了超级大爆款,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最后不还是被康师傅给成功抄走了吗?不管统一怎么骂,拥有强大渠道和生产能力的康师傅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2013年已经相爱相杀20多年的康师傅和统一绝对想不到。他们拼尽全力想把对方给干掉,最后居然一起被外卖给打败。从2013年到2016年。康师傅的净利润从30.2亿狂跌至14.8亿,统一虽然在创新,但日子也好不到哪去。如果说外卖的出现是对整个方便面行业的降维打击,那么从元气森林、拉面说、自嗨锅这些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他们不靠渠道,不在央视打广告,靠直播,靠ip,靠流量,对传统巨头肆意的碾压,康师傅花费20多年搭建了销售渠道,一夜之间被他们轻松瓦解。康师傅做错什么了吗?没有!但他最后却输了,连康师傅自己都没想明白的事,他明明战胜了所有的对手,最后却输给了时代,而在新时代,没有铁打的辉煌,只有流水的更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